唐诗悯农锄禾的由来

飞鸟 生活百科评论802阅读模式
广告也精彩

唐诗悯农锄禾的由来作者李绅在什么背景状态下创作的!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

唐诗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悯农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诗人李绅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唐诗悯农锄禾的由来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唐朝时候,湖州出了一名大诗人,名叫李绅。李绅自幼好学,皇帝见他学识渊博,才学出众,招官翰林学士。有一年夏天,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。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,路经亳州,二人是同榜进士,又是文朋诗友,久别重逢,自然要盘桓一日。这天,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。二人遥望远方,心潮起伏。李逢吉感慨之余,吟了一首诗,最后两句是:“何得千里朝野路,累年前任如登台。”意思是,如果升官能像登台这样快就好了。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。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,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,不禁感慨,随口吟道: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!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李逢吉听了,连说:“好,好!这首作得太好了!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!”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,接着又吟道: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!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李逢吉一听,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?这小子好大胆,回到书房,李逢吉对李绅说:“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,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。”李绅沉吟一下说:“小诗不过三四十字,为兄听过,自然记得,何必抄录?若一定落笔,不如另写一首相赠。”李逢吉只得说:“也好,也好。”于是,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: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垄上扶犁儿,手种腹长饥。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窗下织梭女,手织身无衣。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我愿燕赵姝,化为嫫女姿。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一笑不值钱,自然家国肥。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写好,递与李逢吉斧正。李逢吉看了,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,比上两首更为具体。第二天,李逢吉便辞别李绅,离亳进京了。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,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,再高升一级。他回到朝中,立即向皇上进谗说:“启禀万岁,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,写反诗发泄私愤。”武宗皇帝大吃一惊,忙问:“何以见得?”李逢吉连忙将李绅诗奉上。武宗皇帝召李绅上金殿,拿出那首诗来,李绅看看,说道:“这是微臣回乡后,看到民生疾苦,即情写下的,望陛下体察!”武宗说:“久居高堂,忘却民情,朕之过也,亏卿提醒。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,以便共商朝事,治国安民。”李绅叩头道:“谢皇上!”武宗又道:“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。”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。而李逢吉呢,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,又惊又怕,正胆颤心惊,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。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,只好哼之哈之。不久,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,降了官。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。李绅的三首悯农诗,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。第3首《悯农诗》被传到皇宫,直到近代,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。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作书责龙文章源自飞鸟学习网-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
李绅为人刚直,当谏官时得罪过一个显官李逢吉。李逢吉趁敬宗刚登基,就参了李绅一本,敬宗就找个借口把李绅贬为瑞州司马。李绅被贬,一路上翻山越岭到了康州。康州到瑞州没有旱路,只有一条水路——康河,而康河水浅难以行舟。地方官说:“李司马有所不知。这康河有条老雌龙,这河水涨不涨,全看它高兴不高兴。康州人凡有急事上端州,都备下三牲礼品,上媪龙祠去求水,只要老龙高兴,马上河水就涨。李司马,你不如备上礼品,上媪龙祠祷求一番,试试如何。”李绅说:“礼品还分多寡么?”“礼品多,水涨得就大就快,礼品少了,恐怕就不好讲了。”

李绅勃然大怒,说道:“世上贪官污吏勒索百姓,犹令人愤恨,没想到龙为一方之神,竟也如贪官恶吏一般,可愤可恼,我偏不上贡,还要作文骂它一顿!”

地方官连忙说:“司马千万不可莽撞!惹恼了老龙,恐怕要误大人行期……”

李绅说:“当今天子恼我,尚不过把我贬到端州,水中一鳞虫,看它能奈我何?”来到媪龙祠,李绅命书僮摆出文房四宝,研好墨,伸好纸,手指着老龙塑像,写道:“生为人母,犹怜其子,汝今为龙母,不独不怜一方子民,反效尘世贪官恶吏刮民骨髓,岂不耻为龙乎……倘不,吾当上表天庭,陈尔劣迹,定伐鳞革甲,汝不惧雷霆耶?”写好,在老龙面前点火焚了,一道清烟升起。地方官吓坏了:“李司马,可闯大祸了!这老龙十分灵验,你这檄文一下,恐三月也涨不了水啦!”李绅傲然一笑,说:“误了行期,大不了丢了这顶乌纱帽。要是惹恼了我,拼着一死,我也要毁了这老龙祠,教世人不信这等恶神!”话没落音,家人禀道:“老爷,河水涨了!河水涨了!”

果然,汹涌大水从媪龙祠后滚滚而出,片刻之间,康河成了十几丈宽,深不见底的大河。地方官又惊又喜,喃喃说道:“难道老龙也怕李司马的檄文么?”

滥施淫威

《云溪友议》中记载,李绅发迹之前,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,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“叔叔”。李绅发迹之后,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,主动降低辈分,称自己为“弟”、为“侄”,李绅都不高兴,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“孙子”,李绅才勉强接受。

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,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,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,刚在旅馆住下,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。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,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,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,说:“过去我曾认识你,既然来到这里,为何不来相见?”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,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,打了20杖。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,吓得面如死灰,甚至不敢大哭一声。当时人们议论纷纷:“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,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。”

由于李绅为官酷暴,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,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、淮河外出逃难,下属向他报告:“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。”李绅道:“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?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,那些秕糠随风而去,这事不必报来。”

李绅其他百科词条

唐朝宰相、诗人

代表作《悯农二首》

李绅(772年—846年),字公垂,亳州谯县古城人(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)人。唐朝宰相、诗人,中书令李敬玄曾孙。

李绅六岁丧父,随母迁居无锡。唐宪宗元和元年(806年)中进士第,补国子助教,历任刺史、淮南节度使、中书侍郎、右仆射、门下侍郎、司空公等职,册封赵国公。元和十五年(820年),卷入牛李党争,为李(德裕)党重要人物。

李绅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。有《乐府新题》二十首,已佚。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,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,写出《悯农二首》,流传甚广,千古传诵,被誉为悯农诗人。《全唐诗》录其《追昔游诗》三卷、《杂诗》一卷,今编为四卷。另有《莺莺歌》,保存在《西厢记诸宫调》中。

会昌六年(846年)病逝于扬州,追赠太尉,谥号“文肃”。

基本信息

别名

李公垂

所处时代

唐朝

出生日期

公元772年

相关视频

相关合集

人物生平

六岁丧父,随母迁居无锡(今属江苏省)。15岁时读书于惠山。唐宪宗元和元年(806年)中进士第,补国子助教,历任江州刺史、滁州刺史、寿州刺史、汴州刺史、宣武军节度使、宋亳汴颖观察使、淮南节度使、中书侍郎、右仆射、门下侍郎、司空公等职,册封赵国公。为李(德裕)党重要人物。唐会昌六年(846年)病逝于扬州,追赠太尉,谥号“文肃”。 [3]

李绅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。有《乐府新题》二十首,已佚。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,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,写出《悯农二首》,流传甚广,千古传诵,被誉为悯农诗人。《全唐诗》录其《追昔游诗》三卷、《杂诗》一卷,今编为四卷。另有《莺莺歌》,保存在《西厢记诸宫调》中。

幼年失怙

《悯农》

大历七年(772年)生李绅于湖州乌程县(今浙江省湖州市)。

大历八年(773年)李绅乳病暴作,七日之后痊愈。

大历十二年(777年)父亲去世,由母卢氏教以经义。

贞元二年(786年)前后,十五六岁时在无锡惠山寺读书。

青年交游

贞元七年(791年)李绅再游乌程县。

贞元十年(794年)此年或稍后以诗受知于苏州刺史韦夏卿。

贞元十四年(798年)此年或稍前,赴长安应进士试,逢吕温,其诗《悯农二首》受到吕温赏识。

贞元十六年(800年)东游天台,识僧人修真。有诗《华顶》《题北峰黄道士草堂》《题龙宫寺净院四上人》。

贞元十七年(801年)秋,赴长安应试,遇韩愈。

贞元十八年(802年)韩愈举荐李绅于陆傪。李绅落第,返回江南,游江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因同年考试而相识。

贞元十九年(803年)李绅客居苏州,作《苏州画龙记》。

贞元二十年(804年)九月在长安,与元稹宿靖安里第,语及崔莺莺事,作《莺莺歌》,元稹作《莺莺传》。

壮年入仕

元和元年(806年)李绅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后离京至金陵,入节度使李锜幕府。因不满李锜谋叛而下狱。李锜被杀后获释,回无锡惠山寺读书。

元和四年(809年)赴长安任校书郎,与元稹、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(史称新乐府运动),作有《乐府新题》二十首。

元和十四年(819年)升为右拾遗。

元和十五年(820年)任翰林学士,卷入牛李党争,为李(德裕)党重要人物,任御史中丞、户部侍郎等要职。与李德裕、元稹被誉为“三俊”。

长庆四年(824年)李党失势,李绅被贬为端州(今广东肇庆)司马。放逐期间,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、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。

自宝历元年(825年)至太和四年(830年)历任江州刺史、滁州刺史、寿州刺史。

太和七年(833年)李德裕为相,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。

开成元年(836年)任河南尹(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),旋又任汴州刺史、宣武军节度使、宋毫汴颖观察使。

开成三年(838年)八月编《追昔游诗》三卷,并作序。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。

晚年拜相

开成五年(840年)李绅任淮南节度使,后入京拜相,任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、门下侍郎,封赵国公。居相位四年。会昌四年(844年),因中风辞位。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。

会昌六年(846年)病逝于扬州,终年七十五岁。赠太尉,谥文肃。

其他作品

诗作

李绅著有《乐府新题》二十首,已佚。作品流传至今的有《追昔游诗》3卷、《杂诗》1卷,收录于《全唐诗》。另有《莺莺歌》,保存在《西厢记诸宫调》中

唐朝时候,湖州出了一名大诗人,名叫李绅。李绅自幼好学,皇帝见他学识渊博,才学出众,招官翰林学士。有一年夏天,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。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,路经亳州,二人是同榜进士,又是文朋诗友,久别重逢,自然要盘桓一日。这天,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。二人遥望远方,心潮起伏。李逢吉感慨之余,吟了一首诗,最后两句是:“何得千里朝野路,累年前任如登台。”意思是,如果升官能像登台这样快就好了。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。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,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,不禁感慨,随口吟道: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!

李逢吉听了,连说:“好,好!这首作得太好了!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!”

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,接着又吟道:
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
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!

李逢吉一听,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?这小子好大胆,回到书房,李逢吉对李绅说:“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,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。”李绅沉吟一下说:“小诗不过三四十字,为兄听过,自然记得,何必抄录?若一定落笔,不如另写一首相赠。”李逢吉只得说:“也好,也好。”于是,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:

垄上扶犁儿,手种腹长饥。

窗下织梭女,手织身无衣。

我愿燕赵姝,化为嫫女姿。

一笑不值钱,自然家国肥。

怀禅微刻:李绅诗《锄禾》

写好,递与李逢吉斧正。李逢吉看了,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,比上两首更为具体。第二天,李逢吉便辞别李绅,离亳进京了。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,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,再高升一级。他回到朝中,立即向皇上进谗说:“启禀万岁,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,写反诗发泄私愤。”武宗皇帝大吃一惊,忙问:“何以见得?”李逢吉连忙将李绅诗奉上。武宗皇帝召李绅上金殿,拿出那首诗来,李绅看看,说道:“这是微臣回乡后,看到民生疾苦,即情写下的,望陛下体察!”武宗说:“久居高堂,忘却民情,朕之过也,亏卿提醒。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,以便共商朝事,治国安民。”李绅叩头道:“谢皇上!”武宗又道:“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。”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。而李逢吉呢,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,又惊又怕,正胆颤心惊,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。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,只好哼之哈之。不久,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,降了官。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。李绅的三首悯农诗,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。第3首《悯农诗》被传到皇宫,直到近代,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。

作书责龙

李绅为人刚直,当谏官时得罪过一个显官李逢吉。李逢吉趁敬宗刚登基,就参了李绅一本,敬宗就找个借口把李绅贬为瑞州司马。李绅被贬,一路上翻山越岭到了康州。康州到瑞州没有旱路,只有一条水路——康河,而康河水浅难以行舟。地方官说:“李司马有所不知。这康河有条老雌龙,这河水涨不涨,全看它高兴不高兴。康州人凡有急事上端州,都备下三牲礼品,上媪龙祠去求水,只要老龙高兴,马上河水就涨。李司马,你不如备上礼品,上媪龙祠祷求一番,试试如何。”李绅说:“礼品还分多寡么?”“礼品多,水涨得就大就快,礼品少了,恐怕就不好讲了。”

李绅勃然大怒,说道:“世上贪官污吏勒索百姓,犹令人愤恨,没想到龙为一方之神,竟也如贪官恶吏一般,可愤可恼,我偏不上贡,还要作文骂它一顿!”

地方官连忙说:“司马千万不可莽撞!惹恼了老龙,恐怕要误大人行期……”

李绅说:“当今天子恼我,尚不过把我贬到端州,水中一鳞虫,看它能奈我何?”来到媪龙祠,李绅命书僮摆出文房四宝,研好墨,伸好纸,手指着老龙塑像,写道:“生为人母,犹怜其子,汝今为龙母,不独不怜一方子民,反效尘世贪官恶吏刮民骨髓,岂不耻为龙乎……倘不,吾当上表天庭,陈尔劣迹,定伐鳞革甲,汝不惧雷霆耶?”写好,在老龙面前点火焚了,一道清烟升起。地方官吓坏了:“李司马,可闯大祸了!这老龙十分灵验,你这檄文一下,恐三月也涨不了水啦!”李绅傲然一笑,说:“误了行期,大不了丢了这顶乌纱帽。要是惹恼了我,拼着一死,我也要毁了这老龙祠,教世人不信这等恶神!”话没落音,家人禀道:“老爷,河水涨了!河水涨了!”

果然,汹涌大水从媪龙祠后滚滚而出,片刻之间,康河成了十几丈宽,深不见底的大河。地方官又惊又喜,喃喃说道:“难道老龙也怕李司马的檄文么?”

滥施淫威

《云溪友议》中记载,李绅发迹之前,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,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“叔叔”。李绅发迹之后,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,主动降低辈分,称自己为“弟”、为“侄”,李绅都不高兴,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“孙子”,李绅才勉强接受。

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,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,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,刚在旅馆住下,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。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,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,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,说:“过去我曾认识你,既然来到这里,为何不来相见?”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,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,打了20杖。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,吓得面如死灰,甚至不敢大哭一声。当时人们议论纷纷:“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,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。”

由于李绅为官酷暴,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,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、淮河外出逃难,下属向他报告:“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。”李绅道:“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?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,那些秕糠随风而去,这事不必报来。”

一意孤行

一意孤行酿成一生最大污点。

李绅一生中最大的污点,是他晚年经手的“吴湘案”。唐武宗会昌五年(845年),74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。其时,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、强娶民女。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,判以死刑。但此案上报到朝廷后,谏官怀疑其中有冤情,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。崔元藻调查后发现,吴湘贪赃属实,但款项不多,强娶民女之事则不实,所以罪不至死。但李绅却一意孤行,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。

按照奏章中的说法,事情的起因是扬州都虞侯刘群欲娶流落广陵的美女阿颜。不料阿颜的养母却悄悄把阿颜嫁给了江都县尉吴湘,刘群闻讯后非常气愤,就唆使他人举报吴湘贪污公款、强娶民女。《册府元龟》中的说法是,李绅欲夺阿颜献给李党老大李德裕,所以一心想干掉吴湘这个绊脚石。

有人认为,这种说法不见得真实。毕竟李绅和李德裕都是老之将死之人(李绅在此事后第二年就死了,李德裕死于五年后),不太可能为争夺一美貌女子谋人性命。而且,李绅家中私妓成群,完全没有必要夺人所爱。诗人刘禹锡吟了一首《赠李司空妓》:“高髻云鬓新样妆,春风一曲杜韦娘。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苏州刺史肠。”李绅见刘禹锡如此着迷,便将自己的家妓送给了刘禹锡。所以,李绅还没有疯狂到想把所有的貌美女子都占为己有的地步。

还有人认为,李绅执意处死吴湘,是为讨好李党老大李德裕而实施的一次报复行动。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,两家是世仇。为了取悦李德裕,李绅将吴武陵的侄子吴湘也列为报复对象,因而罗织罪名,处其死刑。

大中元年(847年),“吴湘案”终于得到平反。这时李绅虽已去世,但按照唐朝的规定,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剥夺爵位,子孙不得做官,因此,死去的李绅受到了“削绅三官,子孙不得仕”的处罚。

继续阅读
全站资源源于网络整合,仅供学习研究,不可商用,不提供技术指导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,可以投稿,广告合作联系V: pk88net
weinxin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6月 23, 2022 07:29:5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k88.net/2022-0623-2.html
    免责声明
    非常感谢您的访问。在您使用本网站之前,请您仔细阅读本声明的所有条款。
    1、本网站属于个人网站,本分开放互享的原则,本网站的内容均为站长提供、网友推荐、互联网整理而来,仅用于广大网友学习研究使用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及时纠正。
    2、本站内容不保证其完整性、正确性,但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确保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及正确性,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。
    3、对由于使用本站所产生的任何直接、间接或偶然性的损失或破坏,无论该损失或破坏是否源于疏忽、违约、诽谤、侵权甚至电脑病毒等原因造成的,本网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
    4、本网站所有内容(网络,素材、图片)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,保留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  5、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,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,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。
    6、本站文章内容,如果来源于互联网,我们会标明其来源,如果属于本站原创整理互联网资料,请您转载或者使用该文章时尊重本站及其互联网作者的著作权,注明其来源。
    7、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与分享,我们真诚的希望,本站的每一份正能量能带给正在访问本网站的您提供有效的帮助,并且能在互联网自由传播。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站。
广告也精彩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